“多虧有你們的幫忙,我家的稻谷才這么快收割。”近日,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馬路村的脫貧戶魏坤蘭看到一袋袋金黃的稻谷堆滿曬壩,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日,艷陽高照,巴南區接龍鎮馬路村的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重慶手拉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馬路村消費幫扶大隊聯合開展了“消費幫扶豐收節”活動,邀請城市社區的15個家庭一起為馬路村的脫貧戶“打谷子”“曬谷子”“打糍粑”,當天還開展了鄉村振興幫扶集市活動。
![]()
“馬路村保留著最原始農作方式,人工種植、收割、拌桶手工脫粒谷子、曬谷等,成就的是真正自然生長的好大米,綠色健康、營養豐富。”社工張耀立帶領著志愿者們在稻田里一邊忙碌一邊為志愿者家庭講解。一陣風吹來,田里的稻子在“沙沙”的割稻聲中搖曳著,仿佛在演奏著一首豐收的交響曲。
據悉,本次“消費幫扶豐收節”旨在為城鄉居民搭建一個實時共享的農產品交流平臺,在幫助脫貧農民擴大農產品銷路的同時讓城市社區家庭親身體驗到農民收獲的辛苦與喜悅。目前,通過該活動,脫貧農戶已經銷售出了兩千斤大米以及花生、梨子、菜籽油等農副產品。(通訊員 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