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袖珍女孩”到“一米姐姐” 孫菊萍成了就業援助“公益導師”
2021年5月20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
自此,浙江先行探路,向著共同富裕大步邁進。杭州也朝著共同富裕目標大步邁進,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
共同富裕,重要的一條是群體共富,即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過上更好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
即日起,都市快報聯合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推出“喜迎二十大·就業共富經”之精準幫扶系列報道,向大家講述杭州是如何幫助“一部分人”再就業,努力讓共同富裕不落一人的。
![]()
都市快報報道就業援助精準服務計劃是一項政府主導,城區、高校、企業共同參與的公益服務,以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
從2017年至今,杭州共認定40個公益項目、140名公益導師和64家公益示范企業,以鼓勵更多有愛心的個人和企業參與其中。
曾經登上央視的“袖珍女孩”孫菊萍,就是今年的公益導師之一。
從“袖珍女孩”到“一米姐姐”
從7歲開始,孫菊萍的個子就停留在1米2。
2014年考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時,公益導師付姝蘭關注到了這個自卑膽怯的女孩,“我帶她走進高校、監獄等做現場演講分享,幫她正視身體問題,從自卑中走出來。”
走出自卑后,孫菊萍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付姝蘭得知后,聯系對接資源,協助她創辦了一家文創公司,承接圖文制作、廣告設計等業務。
孫菊萍很快成了大學城里的創業勵志典型,登上央視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
畢業后,孫菊萍在西湖區三墩鎮黨群服務中心辦了“一米之家公益中心”,為殘障人士、就業困難群體提供技能提升、就業幫扶、創業輔導。
現在,孫菊萍也成了一名公益導師。從曾經被幫助的“袖珍女孩”變成幫助別人的“一米姐姐”,孫菊萍說:“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特殊人群重獲自信心,也希望大家都能正常化看待殘障人士這個群體。”
公益導師會提供哪些就業服務?
相比身體問題,大部分就業困難人群都卡在了心理這一關。
做了20多年就業精準援助的郭冰清說:“只有少部分人是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就業的,大部分就業困難人員都是對就業、個人價值認知不夠,需要一定引導才能找到合適工作。”
作為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郭冰清在工作之外,主動申請成為公益導師,對就業困難人群上門家訪。
2017年,一位智力障礙姑娘找到郭冰清,希望找份工作。“小姑娘想找工作,實際上連基本交流都不太會。”那一年,郭冰清給她打了300多通電話,每次只問一個問題——今天吃了什么?
“后來,她基本交流沒問題后,我幫她對接入職了一家科技企業,每個月大概4000多塊,現在已經穩定就業4年了。”郭冰清說。
付姝蘭也提道,“就業困難多半受到原生家庭和個人性格影響,存在認知和心理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幫助他們接納自己,找到自信。”
你想找導師咨詢嗎?
歡迎來橙柿互動留言,我們幫你聯系
公益導師引導就業困難人群跨過“心理關”,公益項目、公益示范企業提供更為具體的就業幫扶支持、挖掘一些幫扶崗位,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關心關注,并真正實現就業。
每年,公益項目、公益導師、公益示范企業都是以社會招募的形式,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其中。
“我們想尋找那些有責任心、有愛心、熱衷公益事業的人群和企業,大家真正能拿出時間、經驗和崗位來,幫助重點人群就業。”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就業促進處處長徐攀說。
今年,杭州招募認定了18個就業援助公益項目、67名就業援助公益導師和28家就業援助公益示范企業。
導師中,有浙工大、浙財大、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學校的老師,也有康橋街道、湖墅街道、蔡馬社區等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還有華潤萬家、花都美容美發等企業的專業人士。
此外,每個區縣市都陸續擁有就業援助公益項目,像拱墅區有“心花綻放”全職媽媽就業援助項目,淳安縣有返鄉大學生就創服務隊項目,濱江區有殘障人士就業及其家庭支持項目。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就業援助精準服務活動,或者想得到公益導師的幫助,抑或想參加公益項目,可以在留言中告訴我們,我們將轉交相關部門。(記者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