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四碶橋。
(資料圖)
造了護欄,添了路燈,鄞州五鄉鎮四碶橋最近的“大變身”暖了周邊村民的心。“這下安全了,我們來往也放心了。”8月26日,在四碶橋頭,村民唐永康指著橋兩側建起的整齊護欄和一盞盞新點亮的路燈說,以前這里沒有護欄,也沒有路燈,村民特別是小孩子晚上經過都提心吊膽。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一個二維碼。
四碶橋于1988年前后建成,橋上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不僅沒有路燈照明,橋兩側的“圍欄”也是高不過膝的水泥澆筑小方塊,方塊與方塊之間間隔很大,夜間行走其上,極易發生意外。
與此同時,這座橋也是漁業村村民每天出入的必經之路。而且,很多周邊群眾也會經過四碶橋到五鄉地鐵站。
“這個橋之前真還蠻危險的,出過不少意外。”唐永康說,多年前就有一輛三輪車因為上坡的時候騎車人力量不夠,導致車輛倒退,不慎連人帶車從橋上跌落河中。當時,他還參與了救援,花了好大力氣才把人救起來。
改造后的四碶橋。
最近,鄞州區出臺措施,要求人大代表“三亮三聯”,在各選民小組公示欄內或醒目位置,公開人大代表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所在選區、聯系方式等。群眾有事,可以直接通過二維碼聯系自己網格的人大代表,反映訴求或提出意見建議,解決了群眾遇事不知聯系誰的難題。接到問題后,人大代表再將事項進行梳理匯總,分類向相關部門單位反饋,促使問題答復或解決。
作為五鄉鎮人大代表,蟠龍村黨支部書記林來德把自己的聯系二維碼貼在五鄉地鐵站邊的高線公園里。有村民經過的時候,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聯系上了林來德,并反映了這件事。“我整理了村民的意見后,把它帶到了8月3日舉行的鎮人大十八屆二次全會上。”林來德說,五鄉鎮人大和政府都非常重視,立刻派人來查看情況。
隨后,相關部門聯系了施工隊對橋體和現場情況進行勘測和檢驗,并對工程進行了規劃和改造。這樣,原本充滿安全隱患的四碶橋改造成了現在安全可靠的模樣。
“橋改造好以后,深得周邊村民的好評。大家說以后不管是老人小孩,還是早出晚歸的上班族,都能更安心了。”唐永康說。
寧波晚報記者林偉實習生李睿清 通訊員葉咸好胡麗娜文/攝
關鍵詞: 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