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海淀區運行保障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及外圍的服務保障工作準備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的人員準備、媒體服務準備、后勤保障準備等各方面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場館及外圍保障一切就緒。據悉,五棵松體育中心組建了由100名來自醫療機構和高校的專業志愿者組成的團隊,賽時將進駐場館內的6個醫療站。
慶典儀式等已完成多輪次彩排演練
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嚴格對標冬奧會要求,高標準完成包括房間改造、場地改造、伸縮看臺系統改造以及電力、照明、音響擴聲系統等場館基礎設施建設工作。1月17日,競賽館和訓練館兩塊冰場已完成制冰工作,各種臨時設施搭建完成。
在團隊人員的準備工作上,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P類人員224人,V類660人,C類756人,NTO(國內技術官員)類43人已經全部到位,通過在線學習、業務交流、模擬演練和場景應用等多種形式,從通用知識、規章制度、疫情防控、廉政學習、業務技能、場館運行、應急演練7個方面開展培訓,提升人員業務能力。
在賽事運行的準備工作上,場館建立指揮高效、信息順暢的指揮運行體系,閉環內外遙相呼應、密切對接,確保指揮一個口徑、信息實時共享、處置科學有效。強化各領域的分工協作和責任落實,網絡服務、場館管理等各種技術設施均已到位;體育展示燈光、音視頻、娛樂互動等內容已確定,慶典儀式、禮賓服務完成多輪次彩排演練。
媒體工作間和休息區突出中國年味
在媒體服務的準備工作上,場館配合主轉播商和持權轉播商以及國際攝影隊,完成了各項轉播設備設施和遙控相機的安裝及調試工作。
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媒體副主任王湘宏介紹,五棵松體育中心設立場館新聞中心,為媒體記者準備了充足的工位,提供電視、打印機等設施和便捷高效的信息網絡服務,在媒體工作間和休息區擺放了中國結、剪紙藝術品等,突出北京元素和中國年味,充滿了中國文化韻味。
據王湘宏介紹,五棵松體育中心可轉換使用的新聞混合區與新聞發布廳在設計上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專家考察團的認可。此外,為了更好地做好媒體運行和新聞宣傳工作,場館還組織了專門的培訓和演練。
百人專業志愿者團隊賽時進駐醫療站
在后勤保障的準備工作上,場館運行團隊嚴格按照北京冬奧組委“三個賽區、一個標準”的統一要求,做好與冬奧組委、海淀區運行保障指揮部的工作對接,住宿、餐飲、交通、志愿者培訓、醫療衛生等各項工作體系均全面建成。
“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本屆冬奧會閉環管理的要求,住宿、餐飲、交通等領域制定了詳細的服務保障方案,確保為各類人群提供周到細致的暖心服務。”王湘宏說。
同時,五棵松體育中心志愿者領域人數達660人,涉及20個業務領域,分批次完成了通用培訓和專業培訓。
為做好賽時醫療服務,五棵松體育中心針對性制定了醫療救護方案,做好應急演練,成立了由100名來自醫療機構和高校的專業志愿者組成的團隊,賽時將進駐場館內的6個醫療站,同時配備5輛救護車和1輛CT檢查車,全力做好健康保障。
設置各領域防疫專員,進行專項培訓,強化責任要求,同時加強對運行團隊全員的防疫知識培訓。制定和完善場館公共衛生事件分級處置預案等,通過演練進一步熟悉完善流程,為賽時應對突發情況做好準備。
防疫
萬壽路街道和五棵松場館增設臨時核酸檢測點
昨日,海淀區運行保障指揮部五棵松體育中心外圍保障組副組長、萬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聶俊杰介紹了冬奧會場館外圍保障的情況。針對本次疫情,海淀區萬壽路街道對有關防疫措施“查漏補缺”,街道27個社區和五棵松場館同時增設臨時核酸檢測點,最大程度做到“應檢盡檢”。
“冬奧籌辦工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但是當前疫情呈現多點散發態勢,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聶俊杰介紹,屬地街道全力配合閉環管理,前期結合場館一公里保障范圍,編制五棵松場館外圍保障“兩環一區一核心”疫情防控指引,設置賽事保障區和華熙商業區物理隔離,備足隔離場所和公共衛生力量,定時對外圍區域消毒消殺,確保涉奧人員同社會人員完全分離。
加強相關人員常態化篩查和健康監測,大力推動轄區內新冠疫苗加強針(第三針)應接盡接,目前已累計接種加強針92000余劑;成立疫情防控專項檢查工作組,每日檢查場館周邊重點商圈、商務樓宇、重點社區。
“本次疫情發生以來,街道從快從嚴從緊做好流調排查管控工作,迅速開展轄區內冷鏈及相關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聶俊杰說,街道強化對重點行業、人群的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地區27個社區和五棵松場館同時增設臨時核酸檢測點,最大程度做到“應檢盡檢”。
繼續強化社區門區管控不放松,堅持當日派單、當日排查、當日管控、當日核酸“四個當日”的防控要求,嚴格執行數據排查“日清日結”;街道發動地區民情專員和雙報到黨員,輪流值守小區門崗,確保門區防控安全有序。
此外,針對本輪疫情特點,街道緊抓復工復產,市場防疫不放松,以場館周邊為中心,輻射街道全轄區,重點做好冷鏈冷庫、農貿市場等領域各項防疫措施落實。
海淀區還發揮科技優勢,在場館及外圍部署機器人等智能防疫和服務設施。
場館內的觀眾入口處部署12臺安全服務機器人,通過人臉識別、檢票驗碼、身份證、醫保卡等任何一種方式,可在一秒內完成身份驗證、智能測溫等8種檢查,實現安全、便捷、快速通行。
場館外圍保障現場部署4臺智能服務機器人,為觀眾提供信息指引、互動答疑服務,配合現場保障人員完成全流程冬奧講解等工作。
場館外圍廣場增設2臺全息凝視攝像機和3個可變焦攝像頭,實現對廣場全方位高清監控,及時捕捉突發和敏感事件,大幅提升應急指揮動態掌控能力。
“此外,依托海淀科技優勢,著力建設智能化冬奧小區,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目前已經完成場館周邊一公里范圍內所有涉奧小區的智慧門禁等平安智慧項目建設,保障社會面安全穩定。”聶俊杰說。
賽事
從2月3日到17日舉辦29場冰球比賽
昨日,王湘宏介紹了五棵松體育中心舉行的冬奧會賽事看點。
五棵松體育中心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球比賽場館,從2月3日到17日,這里將舉辦23場女子冰球比賽,10支女子冰球隊將在此進行激烈角逐,爭奪最后的獎牌;此外,這里還將舉行6場男子冰球比賽。
本屆冬奧會共有兩個冰球場館,五棵松體育中心是女子冰球的主要比賽場地,將一共舉辦29場冰球比賽,其中女子冰球23場,男子冰球6場,另有5場女子冰球比賽轉場至國家體育館舉行。2月16日,五棵松體育中心將舉行女子冰球第三名、第四名的比賽,17日舉行決賽,產生女子冰球的金牌。
參加本屆冬奧會女子冰球比賽的一共有10支隊伍,230名運動員。分成A、B兩個小組,A組美國、加拿大、芬蘭、俄奧、瑞士;B組日本、捷克、瑞典、丹麥、中國。
“中國隊分在B組,在小組賽階段將進行4場比賽。”王湘宏介紹,2月3日五棵松體育中心舉辦的首場比賽,也是中國隊的首場比賽,12點10分對陣捷克。“中國隊出戰的幾場小組賽各有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