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和對北京市經濟增長貢獻連續6年全市第一、2021年GDP達9500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預計GDP增長6%,實現“開門紅”……近年來,北京市海淀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海淀9500億元GDP的背后,都有紀檢監察干部的付出。”海淀區委領導如是說。按照“督幫一體、管住管好”的總體思路,該區紀委監委做深做實政治監督,以科技創新手段提升監督實效,以有力有效監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海淀區紀委監委以糾治“四風”為切入口,強化作風監督,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微腐敗”、黨員干部身上的“小問題”,以全面推進干部作風建設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
依托“城市大腦”、公車使用管理平臺、稅務平臺等高科技優勢,海淀區紀委監委開發了監督大數據系統,對可能存在的“四風”問題進行自動匹配、梳理和分析,精準篩查問題線索,為“四風”監督提供數據支撐,使“四風”監督更具靶向性。
在接訴即辦專項監督中,海淀區紀委監委利用區塊鏈、大數據計算等前沿技術,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單內容進行智能篩選和數據比對,初步預判出辦理群眾訴求可能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點單位,再對上述單位受理工單情況回訪倒查,快速查清個別單位在辦理群眾訴求過程中隱形“四風”變異問題,并通過警示教育督促上述問題整改到位。2021年,海淀區通過大數據手段對5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黨政紀處理,對9名工作人員進行組織處理,并向3家單位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
公車私用是典型的“四風”問題,海淀區紀委監委對715輛公車安裝電子識別標識,實時監控公車運行情況,同時充分利用電子圍欄技術,一旦發現公車駛出本市行政區劃便即時告警,并同步向區紀委監委發送問題線索。2019年至今節日期間,該區紀委監委共發現出區車輛269輛次,出京車輛7輛次,均轉相關單位進行了核實。
在開展“吃公函”專項整治工作中,海淀區紀委監委將區財政局提供的各單位“三公”經費、會議費等支出信息,與區稅務局餐飲業稅源分析管理信息等進行橫向關聯比對,對在敏感餐飲場所就餐、就餐費用過高、無明確就餐發票的數據進行重點研判,深挖隱形變異“四風”問題,有效防止無公函接待、超標準超范圍接待等違規公款吃喝問題的發生。
“今后,我們將繼續運用高科技為高質量監督提供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撐,確保權力規范運行,不斷為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海淀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鮑雷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