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唯美的扮相,醇厚流麗的唱腔,零距離的觀賞與互動……昨天(4月10日),2022年“遇見梅蘭芳”第一季——“春游時節好花天”活動在梅蘭芳紀念館舉辦,為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沉浸式國粹體驗。2022年“會館有戲”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就此拉開序幕。
天女舞綢揮絹、彩霞閃爍、飛散千花、梅園閑庭、海棠樹下……梅派經典《天女散花》選段吸引了觀眾的目光。束帛霓裳、皮黃聲里,不大的院落內,演員的表情神態、舉手投足,都“放大”在觀眾面前,拉近了戲曲與觀眾的距離。演員一呼一吸間將觀眾帶回了梅蘭芳在院中練功的時光。觀眾成了“戲中人”。“身臨其境!演員們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特別吸引人,讓我深深地沉醉。”一位戲迷朋友激動地說。與此同時,徐悲鴻名作《天女散花》和專業演員的講解又讓大家來到戲外,更加全面地了解梅蘭芳生平事跡和藝術成就,以全新的視角感受京劇的無限魅力。
據介紹,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推動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打出“會館有戲”品牌,市民游客可以在東西城的一些會館舊址里,看到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
梅蘭芳紀念館位于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自1951年開始,梅蘭芳先生在這處幽靜、安適的小庭院內度過了他生命最后的十年。2013年3月,梅蘭芳紀念館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臥室和起居室內的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狀陳列。館內珍貴藏品眾多,包括劇本、圖書、字畫、信件等實物,以及從清末至現代在各劇場或堂會演出的戲單。
不斷拓展演藝空間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城區的會館數量極為可觀,是北京市現存會館最多的城區。在挖掘轄區可利用會館資源的同時,西城區還依托自身文化資源特色和優勢,深入拓展博物館、紀念館及可利用文物資源,不斷拓展演藝新空間。
2022年“會館有戲”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動,西城區安排了精彩劇目在梅蘭芳紀念館等區域內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場所呈現。自去年啟動重修的正乙祠戲樓也將在建成310周年之際重新開門迎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