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昨天召開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通氣會,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本市將高標準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出臺促進二手車流通、數字消費、養老消費等促消費政策措施。此外,將制定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系列政策文件,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制定支持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政策,開通19號線剩余4站等。
制定建設世界領先
科技園區行動計劃
昨天的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二季度重點工作。第二季度,本市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大力弘揚冬奧精神,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突出抓好防疫情、抓調度、幫企業、保供應、穩就業、穩物價各項工作,努力延續一季度開局平穩的良好態勢,推動北京經濟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按照“快、嚴、準、實”要求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本市將不斷提升國際科創中心創新力、競爭力、輻射力,積極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集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推動國家實驗室科研配套項目建設,統籌推進“三城一區”聯動發展,完善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行動計劃。持續營造一流創新生態,修訂中關村示范區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創新主體精準支持力度。制定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方案,抓好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等引進培育。
同時,壓茬拓展改革開放廣度深度,一體推進“兩區”建設政策落實項目落地。盡快出臺國際收支便利化、跨境貿易便利化等“兩區”一攬子全鏈條改革方案,全力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做大做強,促進更多優質企業上市。加大市場主體紓困支持力度,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進一步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加快困難企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確保各項政策直達市場主體。基本完成營商環境創新試點任務,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
促進二手車流通等
促消費政策將出臺
今年第二季度,本市將著力強化產業、城市、生活數字賦能,持續增強數字經濟規模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前瞻布局新型基礎設施,上半年新增5G基站3000個,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制定數字化車間通用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上線新版市級大數據平臺,啟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階段建設。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指導企業建立完善合規制度,引導企業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同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在爬坡過坎中保持穩健。出臺促進工業平穩運行政策文件,指導龍頭企業制定供應鏈備份方案或替代清單,全力協調外省市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好保供車輛進京,暢通物流、有力有效穩產保供。高標準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出臺促進二手車流通、數字消費、養老消費等促消費政策措施,實現首鋼園六工匯開業,用好冬奧遺產,推出冬奧場館主題旅游線路。更好發揮有效投資關鍵支撐作用,按季壓茬推進160個市區重點項目開工,加快軌道交通、城市道路等存量基礎設施項目進度。印發“十四五”城市更新規劃,出臺建設用地功能混合使用管理辦法,推動一批城市更新項目落地。
幼兒園招兩三歲幼兒
本市將出臺支持政策
第二季度,本市將縱深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局面。堅定有序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啟動25片重點區域綜合治理提升。加快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完成雄安新區“交鑰匙”中小學項目收尾,加快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軌道交通平谷線、承平高速等項目建設。高質量建設城市副中心,實現大運河京冀段全線旅游通航。持續提升城鄉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實現豐臺火車站通車,開工建設奧北森林公園二期工程。
本市將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努力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堅持全鏈條精準防控,從嚴從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積極穩妥抓好碳達峰碳中和,制定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系列政策文件,實現溫榆河公園順義一期開園迎客,完成15萬畝造林主體栽植。統籌穩就業促增收,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用工監測預警,分行業、高頻次組織專場招聘會,與企業合作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穩步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股權分配集體收益的比例和水平。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八一實驗學校、第四實驗學校建設,制定支持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政策。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扎實推進“每月一題”,出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施意見,推進社區議事廳等開放式社區服務試點。開通19號線剩余4站,加快安定循環經濟園等項目建設。統籌發展與安全,確保城市安全穩定運行,保障“米袋子”“菜籃子”量足價穩,加強與大宗商品國際貨源地對接,切實保障企業原材料供應,緊盯重點領域消除影響城市安全運行的重大事故隱患。
重點
一季度GDP增長4.8%
一季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如何?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一致、共同努力,頂住了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雙考驗,取得了冬奧成功舉辦和一季度“開門紅”雙勝利,經濟開局總體平穩,一季度經濟增長4.8%,與全國增速持平,“這個4.8%的增速是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冬奧保障任務艱巨、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的形勢下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
打通供應鏈堵點卡點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圓滿成功。212項前沿創新成果在冬奧會落地應用,科技元素成為一大亮點。綠色辦奧承諾全部兌現,冬奧會期間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北京藍成為冬奧盛會靚麗底色。
保障工業企業生產方面,針對疫情導致的零部件供應中斷、物流受阻等問題,本市積極推動重點企業外省市配套工廠加快復工復產,為企業辦理保供轉運證明2.5萬張,有效打通供應鏈堵點卡點,最大限度確保企業穩產達產,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發布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瞄準高精尖產業發展各項要素精準施策,加大普惠性產業資金支持力度,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8%和14.6%。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引擎作用更加突出,電子、醫藥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7%和15%。
市區重大項目開工158項
一季度,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繼續形成有力支撐。占GDP35%的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保持平穩增長,增加值分別增長8.4%、4.8%,兩個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5成。積極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一業一冊”編制重點行業合規手冊,建設平臺經濟綜合監管服務系統。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873.6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7.2%,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本市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證券、保險等新增長點加快培育,北京證券交易所活躍度穩步提升,日均成交額較改革前精選層增長2.6倍,國民養老保險公司獲批開業。
本市有效投資持續發力。始終把項目牢牢抓在手上,做好人員返崗、施工材料保障等工作,126項重大項目實現春節期間不停工,一季度160個計劃開工市區重大項目開工158項,開工率98.8%、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3個100”市重點工程完成投資573.5億元、支撐全市投資35.8%,重大項目儲備庫儲備億元以上項目2326個、計劃總投資3.2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集成電路等百億級產業項目帶動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43.7%、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20.2%、高于全國11.8個百分點。切實做好要素保障,市政府投資下達比例達50.4%,新增政府專項債券176.6億元。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1.4%
企業幫扶工作方面,本市狠抓國家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政策落實,制定本市繼續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加快困難企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出臺一批具體實施細則。推動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群眾身邊的生活性服務業恢復發展,1-2月收入分別增長17%和5.2%。營商環境改革更加深入,5.0版改革任務落地95項,全市新設企業5.75萬家、增長15.7%,其中新設科技型企業2.37萬家、增長11.7%。
本市就業物價保持穩定。落實鼓勵用人單位穩定擴大就業等援企穩崗政策,核準發放補貼資金33.2億元、惠及94.7萬人次,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一季度促進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7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涉農區全部印發農民增收方案,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1.8萬人,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保供穩價工作持續發力,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4%,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6%。
一季度,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最大單樣本核酸檢測能力達168萬/日,截至4月18日累計完成疫苗加強免疫接種1555.99萬人。出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意見,一季度PM2.5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下降40%,創歷史同期最優。落實接訴即辦工作條例,“每月一題”17個問題專項治理穩步推進,12345市民熱線解決率91.38%、滿意率93.55%。兩個“關鍵小事”落實落細,修訂生活垃圾分類考核指標方案,印發住宅物業服務項目房屋漏雨維修工作指引,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達96.8%。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