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2)》。白皮書披露,2021年全年,本市共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61003套,竣工政策性住房83105套,公租房新增分配量2.28萬套。2022年,北京將繼續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推進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細化、精準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樓市調控政策將保持穩定
(相關資料圖)
十八大以來,本市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租購并舉格局初步形成。白皮書披露,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2012年的29.26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33.7平方米,住房整租年交易量由2012年的100余萬套次增加至2021年的276萬套次,商品住房成交量在2021年達到27.77萬套,成交規模創五年新高。
對于備受關注的房地產市場,白皮書提到,2021年,本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增強房地產調控與相關政策的協調聯動,統籌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制度建設。2022年,本市將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穩定,堅持因區施策,穩妥實施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繼續做好市場監測、趨勢研判和政策儲備,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因素,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和房地產企業經營風險。完善房地聯動機制,保持商品住房合理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合理住房需求。
累計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85萬套
2021年,北京市加強住房保障發展頂層設計,多渠道籌集保障房房源,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深入推進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織密織牢住房保障兜底網絡。
白皮書披露,2021年本市共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61003套,竣工政策性住房83105套,公租房新增分配量2.28萬套,對低保、低收入、重殘、大病四類家庭實現依申請“應保盡保”。綜合統計,十八大以來,本市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約85萬套(間),發放公租房租金補貼46.47億元,廣大市民“住有宜居”的夢想正加快實現。
2022年,本市將完善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將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安置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繼續優化審核分配機制,持續推進公租房運營管理規范化,進一步提升安居宜居水平,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模式
作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城市,2021年,北京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出臺五年行動計劃,開展地方立法前期調研,制定實施“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出臺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危舊樓房改建項目審批等20余項改革政策,推進六類更新項目穩步實施,推動城市建設向存量更新轉變。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新確認558個、已開工301個、完工177個,超額完成任務;加裝電梯開工499部、完成418部,按照“雙納入”機制支持配合央產小區改造陸續開展。全年共啟動危舊樓房改造186棟,約20.1萬平方米。
市住建委表示,當前北京城市更新類型多、規模大、任務重,亟待加力提速,配套政策不夠完備,多元參與機制有待培育完善;物業管理難點問題多、治理難度大,需要持續攻堅。2022年將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創新土地、規劃、建設、財稅、金融等配套制度政策,統籌推進各類改造項目;更好發揮業委會(物管會)作用,持續治理物業管理突出問題,推動形成社區治理合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