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字經濟百舸爭流局面,山西持續發力新基建。山西27日對外發布,到2025年,山西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5.4%。
當天,山西多部門對外解讀“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之《新基建規劃》。
過去5年,山西累計開通5G基站1.6萬個。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開通運營,服務外向型企業100家以上;山西已建、在建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達23.36萬架,在用數據中心設計機架數年均增長率達61%;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產業基地,獲得第16屆全球運營商獎最佳項目,成為唯一獲獎的亞洲數據中心;全國首座5G煤礦在山西新元煤礦正式落成;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核心技術打破了國際壟斷……
“到2025年,山西5G基站累計達12萬個;全省在用在建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0萬架,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值降到1.3以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6個以上;打造能源互聯網試點城市3個,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縣20個左右。”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王立剛說,力爭國家實驗室、國家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
山西省發改委新興產業重點工程處處長王瑞鑫介紹,“十四五”期間,山西將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建設和應用,推動10座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和1000處采掘工作面建設;創新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大力發展數字政府、智慧交通、數字校園、互聯網醫院等數字融合新模式。
“《新基建規劃》重點圍繞‘卡脖子’領域,集中優勢資源,重點謀劃推進超高速低真空磁懸浮電磁推進科學試驗設施、基于光源的引力波探測大型地基觀測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清華大學新基建規劃編制組組長馬曉靜介紹,規劃聚焦碳基新材料、碳化硅半導體、鎂鋁合金、煤炭清潔利用、合成生物學、智能礦山等山西優勢領域,推進實驗室建設、創新平臺建設、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教融合、對外交流合作等。
按照《新基建規劃》,山西通過加快5G網絡建設、推進IPv6規模部署應用、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構建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等新基建重點任務,夯實山西數字基礎底座。
山西省數字經濟聯合會會長張尚禮表示,《新基建規劃》提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這一新指標。到2025年,山西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提升至5.4%。(記者 李新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