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網編前語
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工業用地不足已成為制約寧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之一。另一方面,現有工業用地存在布局散亂、利用粗放、效率低下等問題。如何通過低效用地整治,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和綜合效益,讓“寸土”長出“寸金”?
為此,寧波打響低效用地整治攻堅戰,涌現了一批典型案例。寧波日報報網端聯合推出“低效用地‘變形記’”系列報道,通過聚焦園區、企業“騰籠換鳥”的新實踐,探尋寧波解決工業用地瓶頸的“金點子”
視頻制作:見習記者李芮
中國寧波網記者 單玉紫楓奉化區委報道組 嚴世君景士杰
溪口工業區往西,驅車約1公里,是一處建設占地約38畝的氣動智創產業園。有人說它是溪口的“2號馬達”。
2019年前,這里還是一家主營飲料加工的食品廠,旁邊零星散落著兩家小微私企。“產業不配套,這‘1+2’的畝均效益很低?!狈罨浶啪窒嚓P負責人說,拿其中占地35畝的食品廠來說,2018年產值也不過2200萬元,畝均產出僅61萬元,畝均稅收更是只有1萬元,“少得可憐”。
圖為改造前,園區俯瞰圖
2019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鼓勵下,原食品廠的負責人曹云龍,先后收購旁邊2家小微企業,并結合自身場地,騰舊廠、蓋新樓,大刀闊斧地開展了氣動智創產業園項目建設。連帶著的,是3家落后產能企業的消失,和轉型陣痛的迅速到來——原先食品廠的收入沒了,新建園區又投進去1.32億元。
圖為改造前,這片園區亟待轉型。
對此,曹云龍倒是看得很開:這是企業面對轉型問題的一次徹底“清算”,也是更換跑道迎來發展的一次整體提升。
土地騰出來了,周邊一些家庭作坊式的氣動企業心思也跟著活絡了。但這一次,曹云龍沒有“撿到碗里就是菜”。
從一開始,奉化區就要求高起點做好園區產業布局規劃建設,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作為運營方,曹云龍決定以辦企業的模式推動園區建設運營,強化“園區一盤棋”,推動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促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快速落地的“低小散”不見了,一個個氣動產業的“潛力股”入駐了。
圖為改造后,產業園有了“中央客廳”
不計小利算大賬。智創產業園很快吸引了一批理念先進、管理創新的制造業企業——中克液壓、東瑞科技、伊索自動化、威克斯液壓分部、強盛密封……以“氣動”特色為導向,以專精特新為建設目標,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集聚。去年11月,威克斯液壓成功入選了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更多的企業,也迎來了點石成金的喜悅。
中克液壓總經理楊其君的朋友圈里,背景就是一張園區的企業外景圖。
圖為楊其君的朋友圈背景,就是園區的企業外景圖
“最直觀的變化是,以前沒搬進來時,每次客人來驗廠,我都很怵,因為地方小又亂,加上自動化投入不多,驗廠十次有八次不通過。”此刻,映入眼簾的卻是多條協作式機械臂靈活地上下料,零星的幾名工人穿梭其間。楊其君邊走邊說,“現在好了,客人到這里來,首先第一眼對企業的環境、硬件就很認可,加上我們加大了智能改造投入,現在驗廠評分一下子從原先的60多分‘跨級’到了80多分。”
從“最怕客戶來看廠”到“盼著客戶來看廠”,楊其君的獲得感實實在在。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園區購置了3100平方米廠區,搬入園區后,面積比原先翻了一番。廠子氣派了,技改也舍得投入了。去年一年,企業投入2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從以前一個工人管3到4臺機器,到現在一個人能管8到10臺。工人減半,效益卻翻了一番,去年年產值達1200萬元。“另外,在園區里的企業,有做精加工的,有做線圈的,有做橡膠件的,有制作模具的、有組裝成套的等氣動元件。因為大伙都是上下游配套企業,很多采購,我們足不出園就能完成?!?/p>
圖為截至目前,園區共入駐企業33家。
園區里,曹云龍帶著我們一家家企業“串門”,企業主也像喬遷新居的住戶般,迎著客人來參觀。“去年,我們差一點就是規上企業了!”寧波樂源恒益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戴靜兒自豪地說,“企業搬新家,設備也跟著同步升級,營收也越做越大。照這個速度,今年你看著吧,我們肯定能成為規上企業?!?/p>
圖為園區外景,一個個氣動產業的“潛力股”入駐了。
截至目前,園區共引進入駐企業33家,其中氣動特色產業占90%。曹云龍告訴記者,預計滿園后入駐企業近40家,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畝均產出約550萬元,較2018年增長近10倍,畝均稅收約27萬元,預計就業600人以上。
相關新聞:
低效用地"變形記"丨姜山:土地歸宗連片喚醒“睡美人”
低效用地"變形記"丨梅林:廠房自主更新騰出發展新天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