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鹿楊)記者近日走訪本市多家室內健身房,發現不少健身房存在操課人員密集、未提醒訪客佩戴口罩、消毒次數過少、高峰期未采取限流措施等防疫薄弱環節。
10月31日,記者來到豐臺區方莊南路的一家健身房,幾十平方米的健身器材區有將近20個人在同時鍛煉,幾乎每臺器材都有人使用,還有健身愛好者在器材間的空隙中鋪設了瑜伽墊,在上面進行訓練。11月1日晚間,該健身房內的動感單車教室也十分火爆,只有一臺單車空余,另外17輛單車均有人使用。一位陪孩子來游泳的家長有點擔心地表示,在疫情散點多發的新情況下,健身房應適當控制人流,讓大家鍛煉身體的時候能保持安全距離。
在豐臺區順四條的一家健身房中,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情形。這家健身房的前臺張貼著一張要求重點行業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的海報,但入門防疫措施卻較為薄弱。前臺工作人員不僅沒有按照規定佩戴口罩,也沒有任何測溫措施。
在這家健身房的動感單車教室內,滿滿當當地擺放了二十多輛單車。工作人員表示,高峰期能有二十多人來上動感單車課程,健身房目前沒有任何限流措施,消毒頻次為一天一次。
有健身愛好者向記者反映,希望健身房能增加消毒頻次。“一天中得有幾十個人輪流摸過同一個器材,甚至還能摸到上一個訓練的人手心里的汗,一旦發生疫情會十分危險。”
隨后,記者來到蒲芳路的一家健身房,前臺工作人員也沒有佩戴口罩。當記者表示想了解私教課時,工作人員徑直將記者帶入健身房,并未要求掃碼、測溫以及登記。
近段時間以來,北京陸續發現京外關聯和本土病例,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室內健身場所較為封閉,人流量較大,更應謹慎對待每一個防疫環節,不放過任何防疫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