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3日)凌晨0時,隨著小區大門緩緩打開,海淀區西三旗街道建材城西二里小區解除封閉管理。1時15分,豐臺區看丹街道恒富中街6號院、7號院以及帝京花園三個小區解除封閉管控。1時50分,豐臺區新村街道怡海花園被納入管控區的恒豐園8、9、10、12、15、16、17、18、19、20號樓也同時解除封閉管控。
西二里小區居民付興源與家人和朋友開心地“比心”。
0時 西二里小區
一定要當面謝謝志愿者
0時,盡管已是深夜,但西三旗街道建材城西二里小區的很多居民走出家門,向工作人員送上錦旗、在展板上寫下寄語,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工作人員的謝意。
從10月22日小區開始封閉,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被居民們看在眼里:他們是“跑腿員”,為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為臨產孕婦、急癥病人開通綠色通道;幫助居民購買電、燃氣、藥品等……解封前居民們就在微信群里商量,一定要做些什么,向工作人員表示心意。
“你們辛苦了!”62歲的居民張桂英手持一面錦旗,送給社區黨委書記單素芳。這是她讓孩子提前在網上訂制好的錦旗。共有5戶居民送上錦旗,感謝社區在封控期間為居民提供的暖心服務。
62歲的陳玉梅激動地說:“小區剛封閉時,外面的快遞、外賣都是靠工作人員們肩扛手提給居民們送進去。到了晚上我一問,小區從早上5點封閉,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到晚上10點才剛剛吃上當天的第一頓飯。做錦旗真不算什么,工作人員的事跡太讓人感動了。”
大門西側,寫著“抗擊疫情,眾志成城”的展板格外醒目,居民們紛紛在展板上寫下了寄語。66歲的王金光家住12號樓,他興奮地寫下了“謝謝社區工作者,辛苦了”;25歲的張婉鴻寫下“共同抗疫,一起努力”兩行大字……
居民井菲菲說:“10月20日,我家4歲的孩子生病了,需要每天去醫院輸液。社區封閉后,連續5天都需要社區工作人員聯系120接送,晚上9點多去醫院,凌晨回來,直到孩子痊愈。非常感謝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跑前跑后,我一定要當面向他們說聲謝謝。”
“聽到居民的肯定、看到這些暖心的話語,我們真是感覺疲憊全無,特別感謝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也非常感謝幾百名自發報名參與的志愿者們。”單素芳激動地說。
本報記者 于麗爽 師悅 通訊員 王潔 吳玥萱 李翊銘
1時15分 帝京花園等三個小區
大家一覺醒來就有好消息
“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為陰性!”今天凌晨1時15分,豐臺區看丹街道疫情防控現場指揮部里,響起興奮的喊聲。
疫情反復,被納入管控區域的恒富中街6號院、7號院以及帝京花園三個小區378戶居民,第四次核酸檢測結果仍為陰性,可以解除封閉管控。
在指揮部里堅守的防疫人員拿起“解除封閉管控溫馨提示”,奔向三個小區。“這么晚了,不打擾居民,我們悄悄地貼上溫馨提示,大家一覺醒來,就有好消息了!”防疫工作人員開心地說。
在恒富中街6號院,工作人員揭下此前張貼的封閉管控公告,換上溫馨提示。科學城第二社區黨委書記馬杰還將溫馨提示拍下來,逐一發布在各個管控小區的微信群內。
夜已深,居民樓的一扇扇窗都黑著燈。看丹街道疫情防控人員靜悄悄地忙碌起來。有的撤掉小區門口的警戒線,有的搬開小區大門前擺放的快遞架,讓居民們早晨可以順暢進出小區。
雖然解封,但仍要嚴格防控。溫馨提示提醒居民,7天健康監測期間如有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覺散失等不適癥狀,立即就近就診,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留下了居委會電話。
早晨6時許,恒富中街7號院的居民辜湘君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到微信群里的“溫馨提示”,開心極了。“這14天,辛苦社區工作者了,他們幾乎有求必應,小區里24小時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辜湘君說,“我一定得做好健康監測,珍惜現在的成果,為社區工作者減負,這是我們每位居民的新責任!”辜湘君還特意寫了幾句話,感謝社區工作者,“疫情無情人有情,鄰里更像一家人;醫務人員很認真,社區工作暖人心;大白日夜在守護,生活便利不出門;萬眾一心齊抗疫,幸福最是中國人!” 本報記者 孫穎
相關新聞
1時50分 新村街道怡海花園十棟樓解封
今天凌晨1時50分,豐臺區新村街道怡海花園被納入管控區的恒豐園8、9、10、12、15、16、17、18、19、20號樓也同時解除封閉管控。
在11月2日開展第四次核酸檢測時,新村街道和怡海集團為管控區內完成核酸檢測的居家隔離居民送上寫有“心在一起 感恩‘疫’路有你”的貼紙,并送上一枝康乃馨,表達對居民的謝意。接到解除封閉管控通知后,怡海物業連夜組織工作人員拆除管控區內隔離圍擋及路口警戒線,規整管控區內、北門外桌椅、快遞架及相關物資,方便居民出行,社區里,居民們揮舞著熒光棒,共同祝愿社區平安。本報記者 孫穎
掃碼看視頻
西二里小區解封
豐臺三個小區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