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內,幾乎每隔幾分鐘就能看見一架飛機劃過長空。在直線距離機場北跑道僅800米的絕佳地段,一座座海關卡口、綜合業務樓、陸側海關查驗中心、智能倉儲物流中心等設施正拔地而起。這里,正是未來的綜合保稅區。
日前,記者獲悉,作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跨省級行政區劃的綜合保稅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各項建設進展順利,即將開始預驗收,有望在年底正式封關運行。
北京界內共有3座海關卡口
4進4出的8條車道一字排開,傳統的門框層層疊澀,外側的白色與內側的“中國紅”交相輝映,在晚秋艷陽下顯得格外耀眼。作為“新國門”,建筑面積約778平方米的1號海關卡口呈環抱姿態,寓意綜合保稅區歡迎八方來客。
海關卡口是綜合保稅區對外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監管功能的具體實現場所,報關、國檢查驗、保稅物流等功能都依托卡口實現。記者獲悉,北京界內共有3座卡口,分別是1號、2號、4號卡口。這些海關卡口將安裝電子閘門放行系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單證識別系統、與公共信息平臺聯網的電子地磅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助力實現海關對貨物的實時監管。
據悉,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4.35平方公里,其中口岸功能區規劃面積0.83平方公里,保稅功能區規劃面積3.52平方公里,項目一期占地面積1.085平方公里,由北京、河北、首都機場集團兩地三方共同運營。均為雙向6車道,道路長度分別約為1.20公里和1.23公里的千斯路和集運街則是未來進出綜合保稅區的主要通道,也將成為展示綜合保稅區形象的走廊。
“為全力做好大興機場綜保區驗收各項準備工作,北京海關會同石家莊海關牽頭協調兩地16個相關委辦局,組織成立大興綜保區聯合預驗收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細化的預驗收工作方案。”北京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綜保區一期施工期間,北京海關指派業務專家深入建設施工現場加強調研指導,確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順利開展相關驗收工作,為綜保區如期順利運行提供保障。
力爭打造中國最高通關效率
智慧化的海關卡口氣勢恢宏,具有京冀特色的區港一體化海關監管模式也即將落地。跨越永興河,有一條長約一公里的大橋將大興機場與綜合保稅區緊緊相連。未來,從機場落地的貨物將會通過這一“專線”迅速進入綜保區,實現機場與綜合保稅區的快速聯動。
相比大多數機場的保稅功能區和口岸功能區相對獨立,將機場口岸一級貨站功能前置到保稅功能區,可以極大優化業務流程和貨運流線,加快通關速度,提升運作效率。這也是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高效通關監管模式的重要一環。
這里正力爭打造中國最高通關效率。“根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我們對標國內一流綜合保稅區,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理念,著力打造具有京冀特色的‘區港一體化’的監管模式,實現綜保區與大興機場海關‘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努力為企業營造優越的通關環境。”北京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為打造“監管最有效、通關最便利、設施最先進、管理最科學、資源最集約”的綜保區,北京海關也發揮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政策疊加優勢,積極研究和爭取更多創新政策和改革舉措落地大興綜合保稅區,為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有望成全球創新資源接駁地
以政策筑巢,引“鳳凰”來棲。據悉,京冀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統一考核”要求,以開放促進產業聚集和創新,蓄力構建全國首創綜保區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的標桿,并將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打造成為臨空經濟區發展核心引擎和全球創新資源接駁地。
據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未來將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保稅加工、保稅服務等業務,加快啟動國際醫藥研發孵化器等平臺載體建設,發展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未來依托大興國際機場空港運輸的便利性,綜保區還將重點發展冰鮮產品、植物種苗、水果等進出口業務。
記者獲悉,此前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已與6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其中,國藥股份將依托大興機場連接國際的優勢及綜保區的特殊政策發展跨境醫藥供應鏈業務;百普賽斯和賽賦醫藥將結合研發中心的定位,在綜保區開展生物醫藥研發業務,服務全球客戶。
“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綜保區將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助力三地協同發展更深入推進。”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表示,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后將打造“京冀協同、區港聯動、關地一體”三大特色,分階段發展保稅物流、生命醫藥、跨境電商等產業,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做好服務,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提供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