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日)上午,第二十四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以下簡稱“京港洽談會”)拉開帷幕。由于疫情原因,本屆京港洽談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香港會展中心分別設立會場、以線上方式舉辦,會期兩天。在開幕式暨京港合作推介大會上,京港兩地現場共簽約11個項目,其中合作協議1個,投資項目10個,簽約金額折合88.14億美元。
項目簽約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
據悉,11個簽約項目產業涉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將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這些項目緊緊抓住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發展背景下帶來的投資機遇。其中,康龍化成公司作為國際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發服務企業,將在大興區建設新藥研發服務實驗室,提升區域醫藥健康領域科技服務能力。
簽約項目還將發揮京港兩地優勢,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其中,智能制造領軍企業香港思謀集團將在北京設立智能研發總部,吸引全球最頂尖的計算機和工業人工智能人才,讓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北京快速落地應用。此外,簽約項目還著眼于開拓國際市場,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搭建京港視聽交流合作平臺,充分利用香港優勢促進北京視聽企業加快“走出去”。
12項活動點亮京港洽談會
昨天下午,多項專題活動同步展開,從金融、科技創新等多角度深化京港兩地合作。在科技專場暨第四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圍繞著時下火熱的新能源、元宇宙等賽道,京港兩地多個創業項目閃亮登場。
香港企業獨聚慧眼科技帶來了MetaCoach元宇宙教練項目。該項目結合人工智能、手游、計算機視覺及最新的元宇宙技術,把體能運動變成手機游戲,目前已在香港多家學校應用。北京的創新團隊也不甘示弱。聚焦新能源領域,以清華、北大畢業生為主要班底的海天新能源帶來了創新電池技術,創造性地利用海水濃度差進行發電,并提出了可直接商用的電池發展計劃。
記者獲悉,本屆京港洽談會以“融入新格局,開啟新征程”為主題,共安排12項活動,包括開幕式暨京港合作推介大會這1項重要活動,10項專題活動,以及1項展示與投資咨詢洽談活動。
前九月香港在京設立企業576家
自1997年以來,京港洽談會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三屆,兩地在金融、專業服務、科技、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以此為平臺,近年來,兩地經濟合作成效顯著。
今年1至9月,香港在京設立企業576家,實際利用外資106.3億美元,同比增長27.4%,占北京實際投資的79.1%。投資主要涉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截至今年9月,香港在京累計設立企業17782家,累計利用外資1144.2億美元,占北京實際投資的58.1%。投資主要涉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京港洽談會將充分發揮北京和香港兩地優勢,緊緊抓住北京“兩區”建設重大契機,深化在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等領域的高質量合作,推動實現京港兩地高水平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