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日是國慶假期的第六天,在王府井百貨大樓廣場上,人流如織。人群中,身著紅色上衣、灰色長褲的清潔工徐俊紅推著一輛小車在廣場上來回逡巡,她時而抽出車上的長夾子夾起地上的垃圾,連一個小紙片也不放過;時而攥著扁鏟俯下身鏟除口香糖等異物……徐俊紅的動作熟練而協調,好像有一種無聲的節奏感,堪稱國慶節“金街一景”。
徐俊紅是東城環衛服務中心王府井環衛所的領班,仔細看她推的這個灰紅綠相間的小車,共藏了8件作業“神器”,這“八大件”,就像神話里哪吒隨身佩戴的寶貝,需要時隨時各展“神通”—— 一是如上所述撿垃圾最常用的夾子;二是鏟除“地面痼疾”的扁鏟;三是清理椅縫、磚縫,專門用于保潔“繡花功夫”的鑷子;此外還有清潔劑噴壺、紅色和綠色毛巾、分類垃圾保潔車、手套、手臺。
“保潔中,我們用得最多的是隨車配置的大夾子,遇有口香糖等粘黏物,我們就用扁鏟清理。而小鑷子主要是夾取在窄縫中的煙頭等垃圾。”在王府井步行街北延,徐俊紅一邊說,一邊用扁鏟鏟掉了地面上的一處粘黏物。徐俊紅告訴北青報記者,“八大件”中,放置在腰包中的噴壺、鑷子、扁鏟、毛巾、手套等為清潔工具,而另一件不是清潔工具,卻非常重要,就是環衛工人每天都要使用的手臺。當垃圾桶滿了,或者有緊急情況時,工作人員會隨時聯系,以便完成快速清潔任務。
據北京市東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王府井地區環境衛生管理所副書記唐進山介紹,“八大件”是王府井大街環衛精細化作業的具體體現,幾年前,為清理煙頭、口香糖等垃圾,環衛工人開始使用扁鏟、鑷子等工具,并根據需要逐漸調整或改良,形成“六大件”,后來又加到“七大件”。2019年,隨著北京市大力推廣垃圾分類,四分類垃圾保潔車成為王府井地區保潔專用車,2020年開始,“八大件”成為王府井步行街標配。
在白天,環衛工人均使用“八大件”上崗,隨時巡視網格區域內的路面以及“城市家具”。而當夜幕降臨,王府井大街人潮退卻時,環衛工人會駕駛機械車輛上崗作業,處理掉人工保潔無法處理的污漬,將頑固污漬沖刷干凈,讓步行街像客廳一樣,達到席地而坐的標準。
據了解,在國慶假期,王府井地區環境衛生管理所百余人全員上崗,24小時值守。每個工人都有各自負責的網格區域,像徐俊紅所負責巡查的王府井主街,一天下來,她在這個“方寸之地”的步數達到三萬多步。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