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以“蜂盛蜜勻、生態富民”為主題的北京·密云割蜜文化節暨第五屆中華蜂割蜜節在密云區馮家峪鎮開幕。備受市民喜愛的中華蜂養殖區迎來豐收,“蜘蛛人”懸空割蜜再次上演,極具視覺沖擊力。
(資料圖片)
馮家峪鎮位于密云西北部的深山區,是北京首個國家級“中華蜜蜂小鎮”。自2018年馮家峪鎮舉辦首屆割蜜節至今,一年一屆的割蜜節已經成為密云區文旅節慶IP。這里飼養的中華蜂是我國特有蜂種,采集百花釀蜜,是森林特有生態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走進懸蜂谷,數百個彩色的蜂箱懸掛在近百米的峭壁上,數根繩子從山頂垂下,身懷絕技的“蜘蛛人”們從峭壁頂端緩緩下降,懸停在半空,手腳利落地開始割蜜。“只取走巢里三分之一的蜜,剩下的需要留給蜜蜂過冬吃。”“蜘蛛人”董玉發說,這份工作難度很大,不僅考驗膽量,會索降,還得懂養蜂。“之前是從南方請來攀巖高手幫助采蜜,經過幾年培養,如今合作社自己的蜂農也修煉了新技能,親自上陣收割崖蜜。”保峪嶺養蜂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說。
本次割蜜文化節還推出系列活動,包括蜂農的養蜂技能大賽和市集展銷會。活動現場,密云區與同仁堂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發布了2條馮家峪鎮精品旅游線路,涵蓋了親子游、教育示范基地、網紅打卡,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據介紹,目前密云區蜂農達到2144戶、蜂群12.35萬群,其中中華蜜蜂1.7萬群,蜂群數量占全市蜂群總量的51.5%。在蜂群分布及產業發展上,密云區自然形成了“一區兩翼”的飼養格局,即西部的石城鎮和馮家峪鎮,主要飼養中華蜜蜂,東部的其他鄉鎮,以飼養西方蜜蜂為主。好山好水出好蜜,密云蜂業年產蜂蜜約4000噸,原料蜂蜜年產值約1.4億元。
附:密云馮家峪鎮精品旅游線路
線路一:甜蜜生活從這里出發
線路途徑:懸蜂谷一馮家峪長城完美樓一上峪古堡一白馬古堡一番字牌村番字石刻
線路亮點:在懸蜂谷了解蜂的飼養方式,到馮家峪村看綿延起伏的長城盤旋向遠方,賞完美樓的輝煌,在上峪古堡和白馬古堡賞古長城遺跡,在番字牌村看隱晦奇異的“天書”。
線路二:慢生活,甜蜜行
線路途徑:石洞子村(給路面)一西白蓮峪營地(解鎖微度假的新生活方式)一屾林密境民宿/鹿鳴山居
線路亮點:秋風不燥,時光剛好,在石洞子給鉻街,品嘗特色美食給路面,在西白蓮峪營地,探索城市邊緣周末微度假的新生活方式;于屾林密境中體會不同的意境,在鹿鳴山居邂逅悠閑自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