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當日,首都文明辦聯合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糧食和儲備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機關事務局、市文旅局,在全市組織開展“匯聚文明光芒 崇尚節約愛糧”主題宣傳活動。
現場,圍繞“愛惜糧食”“反對浪費”“文明餐桌”,公共機構從業人員、科普專家學者、節約糧食達人、榜樣人物代表,結合各自工作領域專業特點,從科學飲食、節約用餐、健康生活切入,通過行業宣講、故事分享、數據發布、舞臺劇表演等形式,依托網絡直播矩陣,引導廣大市民群眾自覺養成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機關食堂推出“組合拳”,巧用邊角料,研制熱門菜,立志要做好節約“排頭兵”;中科院專家代表用大數據發布調查結果,展示浪費糧食背后的真實情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留學生葉崢崢,通過說“節糧”話“光盤”宣講,借助謝谷節、大米節從小教育孩子們珍惜勞動、節約糧食,爭做節約糧食的推動者。
活動中,9位來自社會各界的節約糧食典型代表分享節糧經驗。餐飲企業“光盤之星”便宜坊,老字號里玩起“極簡風”,辦起受年輕人喜歡的“瘦身”婚宴;外賣行業線上與線下“雙向奔赴” ,美團與90萬餐飲商戶一起推出超560萬種“小份飯”,推進餐品標注“分量”,牽頭制定外賣行業首個相關國家標準《外賣餐品信息描述規范》;廚神大比拼環節,公共機構食堂的兩位廚師代表奉上《巧用邊角余料》的絕活表演;社區商業代表充分發揮“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功能,自主申請養老助餐平臺,辦起老年食堂,讓老人享受幸福“食”光;北京市昌平區第五學校南邵中學徐怡分享了“創新校園光盤行動”的經驗做法,號召同學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到親農耕、懂珍惜、踐“光盤”。
活動現場以京味rap歌曲《我知盤中餐》開場,借助時下熱門的說唱歌曲形式、電子音樂技術,積極挖掘節糧文化的歷史淵源,用民族音樂、京韻大鼓的聲音符號加以表達,向大家講述樸實深邃又趣味盎然的中國節儉愛糧故事。情景劇《對話蘇軾:人間至味是清歡》,由人民藝術家李光復老師扮演的蘇軾與現代學生進行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用沉浸式表演來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勤儉節約的美德。
當日,與會領導還向9位“2023光盤之星”代表頒發證書,向光盤行動的北京典范致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