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云南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云南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66億元,同比增長5.3%,比2021年四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09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2302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3654億元,增長3.9%。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一季度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贏來開門紅和開局穩,各大主要指標數據均呈增長態勢,在喜人的數據背后,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銀”。良好的開局不只是說有了一個好看的“成績表”,還給全省上下堅持科學發展,持之以恒向改革要動力、向科技要效率增添了信心。就具體行業或門類來看,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幅度相對較大,為全省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以事實說明,著眼于內陸欠發達地區,誰能抓緊轉換產業發展思路,誰就可能搶得“彎道超車”先機;誰能精準挖掘優質資源潛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誰就能在經濟發展形勢愈發嚴峻當中,成為不懼風吹浪打穩步前行的“弄潮兒”。
![]()
“開門紅”是個好兆頭,開局穩也為全年發展打下好基礎,但是絕不能沉迷于好兆頭昏昏欲睡不思進取,也不能站在好基礎上悠然自得虛度光陰。一季度的發展成績單固然可喜,但是冷靜下來也會發現諸多不足。比如,全省一、二、三產業結構依然需要繼續優化,第一產業比重仍然過大、第二產業比重有待加強;再比如,全省消費經濟內生動力不足,作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力,后續保量增質的壓力增大;還比如,社會投資結構仍有優化調整空間,相對于第二產業固投增長較快,第三產業固投增速明顯差強人意……今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受新冠疫情的沖擊影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可能面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既要通過“縱比”看到增長,也要善于“橫比”發現差距,為精準施策提供支撐。
鞏固云南持續向好發展態勢,重點在于“為我所用”上要繼續花大力氣、下深功夫。一方面,是要敏銳捕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產業升級換代機會,時刻緊繃招商引資這根弦,想方設法把云南產業轉型升級所急所盼的投入資金、生產技術引進來。另一方面,是要充分挖掘傳統行業、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既要讓“云品”基因活下來,又要讓云南產業“潮”起來。產業創新勢頭不足,產業鏈、供應鏈結構不完整等“隱性問題”,目前依然制約云南產業“上臺階”。不做虛功、拿出管用實用真招給市場主體解決困難,才能真正打破常規、掃除阻礙市場準入“門檻”,讓云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檔升速。
開局雖穩,但和其他先進省份相比,云南仍需加大馬力奮起直追。辦好云南的事情,關鍵在于云南人自己。在開門紅、開局穩的前提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心里別打“小九九”,不要擔心“外來和尚會念經”搶去自家“飯碗”。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態,向五湖四海吸才引智,敢用、善用“鯰魚效應”攪起滿池活水,讓更多云南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更快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