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上半年,工信部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有力扭轉了工業經濟指標一度下滑的勢頭,工業經濟實現企穩回升,呈現出恢復增長的態勢,充分發揮了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田玉龍稱,3月份以來,工業經濟遭遇了突發性沖擊,一度出現大幅波動,國務院出臺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從宏觀層面為工業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
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在4月份下滑至負2.9%后5月份轉負為正,增長0.7%,6月份加快回升至增長3.9%;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8.8%,比2021年提高1.4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其中二季度增長7.4%,高出固定資產投資增幅3.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出口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長10.8%,其中,4月份下降1.9%之后,5月份、6月份分別增長11.1%和15.1%。
“中小企業發展是穩就業促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是保市場主體的重要任務。”田玉龍介紹,總的來看,前6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增速高于整體工業。
受疫情影響和各方面因素疊加,中小企業受到沖擊。工信部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落實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據統計,截至6月25日,全國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和緩稅緩費總額度約2.58萬億元,中小企業上半年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8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受到各方關注。田玉龍表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實現平穩快速發展,產銷規模再創新高。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滲透率達21.6%。
與此同時,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達、國產芯片、車載基礎計算平臺都實現了裝車應用。
配套體系方面,上半年新增建設充換電設施130萬臺,同比增長3.8倍。目前已經累計建成了10000多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點,基本實現退役電池就近回收。
“總的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了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田玉龍稱,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促進汽車消費,為穩定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對于民眾關注的是否延續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問題,他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加緊研究。
力爭全年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2.7%,電信業務收入增長8.3%,高于GDP增速5.8個百分點。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成為電信業發展重要動力,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624億元,同比增長36.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9.9%。
目前,我國5G基站數累計開通185.4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5G和千兆光網融合應用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王鵬表示,下一步,將深化5G共建共享,力爭全年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超過200萬個。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實施5G行業應用“十百千”工程,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羊城晚報駐京記者 王莉 見習記者 劉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