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中膳集團在佛山隆重舉行“十年行一膳,團餐有力量”為主題的十周年慶典。本次慶典不僅是一場回顧十年奮斗歷程的溫情盛會,更是一次匯聚行業智慧、發布戰略藍圖、引領團餐未來的里程碑事件。

全國人大代表、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志強、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王福亮、廣東省政協常委、萬基集團主席陳偉東、國家體育總局原管理處處長賈凱、泉州市政府駐廣深辦事處主任王志明、安溪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文楷、中國團餐之鄉、藍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水能、中山大學教授、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蘇薇薇、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等數百位政府領導、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合作伙伴、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膳集團邁向新征程的輝煌時刻。
中膳集團輪值主席 黃智勇開場致詞,與大家共同回顧了集團十年來的奮進歷程:從起初膳食服務,到至今已進駐全國29個GDP超億元城市,設立69家分子公司,構建了全產業鏈現代化餐飲服務體系。集團憑借專業服務與持續創新,獲評團餐百強企業、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等榮譽。未來,中膳將與各界伙伴繼續攜手推動中國團餐行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曉林,分享了早年在不同崗位上的豐富經歷,體現了其多才多藝和對管理工作的熱情。此外,他還強調了年輕時的努力和對生活的熱愛,并分享了團隊合作與地方發展的故事,在分享中充滿對過往奮斗經歷的回顧及對當前工作的熱情,展現了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態度,為本次會議注入滿滿的能量加持。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 何繼紅,對中膳集團在政府領導下對健康餐飲及現代化農村服務的積極貢獻表示認可,特別是通過產業化發展經驗的分享,推動社會健康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同時,表達對企業和社會發展的美好祝愿與期待。
廣東安溪商會會長 劉國瑛,首先為中膳集團慶祝成立十周年表示熱烈祝賀,此慶典彰顯了企業對食品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及其在行業內的顯著貢獻。對集團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感謝所有參與者的貢獻,表達了對中膳集團持續繁榮的祝福與期待。
樂禾食品集團總裁 梁楓,回顧了過去十年中行業和團隊在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方面的顯著成就。強調了通過資源共享、平臺化格局和數字化建設等策略,挖掘市場潛力。同時提到了團隊的務實、創新和開放精神,對未來充滿信心。最后,他呼吁大家繼續共同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安溪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黃文楷,他強調了企業家精神和產業發展的意義。提出安溪縣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和貢獻,同時表達了對中膳集團在行業貢獻的認可與感謝。希望未來能夠聯動企業合作、地方經濟發展與個人成果的有機結合,共同促進產業升級與繁榮。
在十周年慶典的榮耀時刻,中國團餐之鄉、藍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水能、安溪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文楷向中膳集團贈送十周年祝賀牌匾。這份來自“中國團餐之鄉”的殊榮,既是對中膳十年深耕的至高認可,更與牌匾上的“藍小田”IP形象形成深刻呼應——牌匾承載著過去的功勛與信任,而活潑的“藍小田”IP則象征著預見無限可能的未來。

中膳集團執行總裁 黃瑞種
《團餐的下一個十年》
他在《團餐的下一個十年》演講中,提出團餐未來十年將有 “比特盛宴” 與 “人間廚房” 兩大融合方向。
以 “最幸福的一頓飯” 引發共鳴,指出當下團餐存在效率、成本、體驗的 “三角難題”。“比特盛宴” 設想 2040 年借智能設備、AI 營養師、元宇宙等科技實現定制化用餐;“人間廚房” 則強調通過共享農莊、共餐等形式回歸情感連接。
提出未來團餐的最高境界是用 “連接感的解決方案”,構建兼具效率與煙火氣的未來。

頂尖對話
本次論壇聚焦團餐營養與健康、團餐與低碳生活、團餐企業的質量管理與發展路徑等核心話題,邀請了多位政企學界專家展開深入探討。
在健康營養領域,國家體育總局 原訓練局場館管理處處長賈凱,圍繞“運動餐飲的科學規劃及其在學生群體中的應用的話題”,以及通過團餐支持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
李時珍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楊明江指出,需推動主動健康與被動健康相結合,充分挖掘中醫藥在膳食、營養及疾病預防中的應用潛力。
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山大學教授周永章,強調了營養均衡在健康中的重要性,同時提出通過標準化體系解決慢性疲勞等亞健康問題的可能性。
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山大學教授蘇薇薇,聚焦營養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強調需根據不同年齡群體調整營養需求。
針對產業競爭力與資本路徑,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特聘教授趙世俊,指出企業競爭正從規模導向轉向質量導向,提出團餐應引入制造業精益管理模式。
廣東金融學院胡挺教授則指出,中國團餐亟待培育巨頭企業,可通過產業鏈融資與產業并購基金實現規模整合,并借助數字化與AI技術登陸資本市場。

戰略發布
中膳集團創始人、總裁 李力強
《中膳4.1模式升級路徑》
戰略升維之路,準備就緒,蓄勢待發。中膳集團創始人、總裁李力強正式發布“4.1業務多元化升級計劃”。此次戰略升級的核心在于構建多元餐飲服務生態,未來將重點布局鄉宴、大健康及智慧餐飲三大高價值賽道,并通過數智化能力與ESG體系作為核心驅動力,構筑業務協同壁壘,實現可持續增長。
中膳4.1升級計劃將圍繞三大新業務引擎展開:
一是“四季鄉宴平臺”,瞄準年規模超2000億元的鄉宴市場,通過整合村集體資源,打造“央廚預配 + 移動烹飪車”的新型服務模式;
二是“城市大健康服務”,以藥食同源為流量入口,結合藥膳體系,提供健康解決方案,構建從調理到滋補的服務閉環;
三是“智慧餐飲”,與愛餐集團合作,推出“AI菜單 + 智能設備 + 數據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實現烹飪數字化與標準化,并逐步構建調味料與預制菜供應鏈新業務。
力強總表示,這三項新業務將與中膳傳統團餐業務形成生態協同,共同構成企業未來增長的支柱。

隨后,廣東愛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青先生對愛餐科技及產品進行詳細解讀,提及 2019 年團隊的成果,既落地創新數字技術應用,又打造團餐服務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實際案例印證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中膳集團與愛餐科技進行簽約合作,以科技驅動團餐未來。

中膳集團總裁助理 梁耀杭 《中膳人才模型解讀》
他針對中膳的人才戰略模型進行剖析,構建跨界柔性組織、設立創業孵化與教育基金閉環,推行“行業研究院+標準化輸出”雙引擎模式,實現資源整合、人才再造與知識沉淀,推動組織架構可持續發展。
智引前程,匯聚人才高地。隨即展開“產業研究院”首批特邀專家聘任儀式,并正式成立“高質量發展智庫”,聘請首批高級顧問。同時,活動現場廣東省現代移動互聯網研究院-博士文丹楓先生、 廣東財經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生導師 李征坤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眭文娟博士,為中膳博士工作室進行揭牌。代表著中膳在匯聚頂尖智力資源、構建產學研一體化人才高地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產業研究院·首批特邀專家:樂禾食品集團總裁 梁楓,觀麥科技董事長 楊威,萬喜集團董事長 李洋,菜大王董事長 任仕同、曉餐凍品網創始人 鄭家樂、本草綱目醫藥集團董事長 楊明江,理臣國際董事局主席 李亞。
首批高級顧問:全國人大代表 、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曉林,中山大學教授 楊小強,廣東省現代移動互聯網研究院博士 文丹楓,國家體育總局 原訓練局場館管理處處長 賈凱,高能團隊復制導師、中膳集團聯合發起人 鐘承恩,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院長 李健。
生態共榮
中膳集團總裁助理 劉敏靜
《中膳合伙人模式及生態合作網絡模型解讀》
她系統解讀了中膳集團合伙人生態模式,該模式以總部作為政策與戰略中樞,賦能區域事業部成為“第二總部”,承擔核心業績指標。通過引入資金型、資源型與能力型城市合伙人,深度融合縣域基地、供應商、采購商與服務商四大板塊,共同構建一個貫穿健康食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全鏈路的生態合作網絡,旨在實現資源高效協同與全域市場覆蓋。
上海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惠增玉先生與中膳集團創始人、總裁李力強進行千億生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這標志著雙方將圍繞產業鏈協同、資源整合開啟全新合作篇章。
中膳采用五級合伙人體系,包括不同的合伙制度和合伙等級,有明確的等級與權責劃分。與中膳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即可享受資源、技術、品牌、產品、產業鏈等多維賦能加持,幫助您更快搶占市場。會上,中膳集團與7家城市合伙人,69家生態合作伙伴、26家戰略合伙人進行頒授儀式,讓合伙人尊享中膳的至高禮遇。
生態伙伴麥當勞中國發展部全國策略聯盟高級總經理 李波、世界歡樂城美食樂園代表、茶救星球品牌負責人黃鳳鳴上臺進行分享。為與會嘉賓分享與中膳同行的故事,共繪生態全景。

會議現場開設生態合作伙伴展,展示優質品牌產品,搭建上下游資源鏈,構建合作生態圈。同時,現場展示中膳供應鏈數智化平臺,包含前廳到后廚的數智化設備,中膳打造全鏈路數智化及17套系統鏈路,以科技提質增效,以智能賦能未來。
感恩晚宴
廣東政協常委、工商聯副主席 王福亮致詞,將中膳十年發展譽為廣東民營經濟活力的生動體現。集團深耕的全產業鏈模式、筑牢食安防線、助推鄉村振興而獲高度認可。展望未來,期望集團弘揚協同精神,把握區域發展機遇,在全球市場再譜新篇。
廣州福建安溪商會會長 張烈江 高度評價了中膳集團十年的發展成就,并表示,商會作為聯結鄉誼、共謀發展的平臺,未來將繼續與中膳集團緊密攜手,整合資源,共同為家鄉安溪及粵閩兩地的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節目表演:
東區事業部詩朗誦《十年騰飛,共膳未來》
團隊士氣展示
中膳集團10周年會歌首演 領唱:巴小東
合唱:中膳集團主發起人、五大事業部主官
中膳集團主發起人致辭

星光璀璨·頒獎儀式
十佳服務之星:趙玲玲、劉麗麗、李霞、唐軍貴、陳偉杰、陳瑞飛、付香、楊蘭、周香蓮、彭建波
十佳店長/項目經理:王慧、楊歡、陳玉芝、具安科、石沛華、黃耀宣、張敏、
劉壯壯、楊騫騫、蔡佳奎

公益計劃發布


家人關懷-盛宴同歡
膳行十載·感恩同行
攜手同行,聚力十載。全體中膳家人共同回溯中膳十年成長,觀看中膳十年歷程紀錄片。中膳從一顆種子,破土而出,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這一路,有奮進、有挑戰、有困難。在這過程中,中膳家人們秉持篤定的目標、堅實的步伐、共同的信念,共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就是中膳的力量!
高能團隊復制導師、中膳集團聯合發起人鐘承恩作為與中膳并肩相伴的摯友,在會上抒發感恩寄語,他呼吁大家“走到哪里,就讓那里變得更好”信念,通過傳遞愛與正能量,從職場到家庭都積極影響身邊的環境。
同時,與中膳家人們共同揭開溫馨滿滿的感恩盲盒環節,聆聽中膳家人們在工作日常中的感恩點滴。
感恩結束,一場屬于中膳發起人的溫暖致謝溫暖開啟。中膳集團輪值主席黃智勇、集團創始人、總裁李力強、執行總裁黃瑞種,主發起人張偉來,主發起人陳政帥共同上臺致謝,以濃厚的謝意致以與中膳人風雨相伴的家屬、合作伙伴、中膳家人以及一線奮斗耕耘的員工。
繼往開來·見證榮譽
十載時光走來,中膳家人們付出與貢獻,為中膳故事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感恩,源于那份堅守,源于那份堅持,隨后,中膳集團輪值主席黃智勇回溯中膳十年來的足跡,迎來了中膳榮譽加冕的時刻——頒獎儀式,為奮斗數載的中膳奮斗者們給予認可與表彰。

戰略設計?領航獎:李力強

4.0戰略設計?基石獎:劉敏靜、梁耀杭、李煌、曹偉德、陳丞、魏源亨

戰略執行功勛團隊獎:
重營銷功勛團隊:南區事業部
深運營功勛團隊:東區事業部
強督導功勛團隊:西區事業部

玲瓏智多星獎:周妮雅、朱麗茵、李杰、李艷華、曾輝、陳桂、羅歡

最佳逆襲獎:張吉祥、徐慧梅、韓鱗酈、余李娣、肖妮、劉夏、劉雯、吳雪梅

拼命三郎獎:馬丹丹、萬明杰、許超軍、楊智、林淑斌、余麗冰、周雙喜、謝金燕

超級飛天獎:陳清建、李星瑤、王連庚

合規先進個人:夏帆、劉嘉涵

文化傳承風范獎:周志娟、黃浩威、虞敏、張芬陽、謝映春

星耀十載?星銳發展獎:余偉、聶偉祥、徐財進、吳強來、王德銘、田郭明、顏翔坤、李偉波、尤丁寶、胡懿文、王平、任劍波、徐雙林、裴春寶、虞進峰、張向輝、楊超、黃全城、黃金輝、謝長業、趙鵬飛、李清斌、李瑋、黃智良、寧衛

星耀十載?砥礪先鋒獎:林凱、竇雨欣、鄧正東、劉帥、黃培強、唐智博、張騰飛

星耀十載?敬業奉獻獎:易偉、李泗癸、梁東敏、黃清珠、周居位、陳湘、林海龍、羅歡、易斌、馮俊超

星耀十載?卓越績優獎:林錦山、劉兵、代永亮、黃須泉、黃鶴川

星耀十載?協同典范獎:黃炳靈、趙龍、陳小君、蔣方源、顏木榮、李清淵

星耀十載?特別貢獻獎:譚海峰、史強、嚴起順
榮耀十年?HCCO執行先鋒獎:濟寧市省運會指揮中心門店、東風日產PV2餐廳、中山公司、重慶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榮耀十年?團隊精神風范獎:總裁辦、財務中心、東區事業部、深圳公司、濟寧中膳、上海優鏈云

榮耀十年?文化傳承匠心獎:中江珠粵西區域、西區事業部、品牌營銷中心、中區事業部、常州公司

榮耀十年?專業高效協作獎:數智中心、廣州優鏈云、西南大學、濰坊學院、柳鐵職業學院、福州公司、蘇州公司

榮耀十年?杰出團隊貢獻獎:廣佛肇公司、三明公司、重慶中膳、湖南公司、湖北中膳

辛勤苦勞獎:品牌營銷中心、人力行政中心
卓越團隊獎:接待組、物料組、主持組
突出貢獻個人獎:李力強、劉敏靜、梁耀杭、朱業瑾、陳丞、曾碗桃
默默奉獻獎:張鐘洪、余李娣、吳永超、李長煉、郭俊毅、龐高攀、李杰
感恩獎:推廣組、主持組、機動組、物料組、后勤組、影視組、會務組、布場組
財務組、撤場組、節目組、會控組、接待組
十年風雨,感恩每一位中膳人的堅守與付出
是你們的汗水鑄就了今日的輝煌
感恩每一位合作伙伴的信任與支持
是你們的攜手讓中膳的腳步更加堅定

感恩時代賦予的機遇與挑戰
讓中膳在變革中不斷突破
未來已來,新征程的號角已然吹響
中膳將以十年為嶄新起點
繼續深耕團餐沃土
與所有同行者一道
共同譜寫下一個十年的壯麗篇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