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城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取得市考“六連優”, 2021年被評為全省“五強區”。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六個打造”奮斗目標和九個方面重點工作的具體路徑。新城區將強化首位意識、樹立首位追求,全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謀求發展新跨越
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各項工作開篇破題、成勢見效。今后五年,新城區將大力實施重大項目帶動、產業強鏈延鏈、優質企業壯大、改革創新賦能、國資激活增值“五大戰略”,推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0億元以上,實現歷史性跨越。扎實開展城市有機更新、生態文明建設、民生福祉增進、治理效能提升、文化優區建設“五大行動”,打造美好宜居現代化品質中心城區,推進全域化蝶變。系統推進“領航”“鑄魂”“先鋒”“固本”“正風”黨的建設“五大工程”,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梯式躍升。
![]()
2021年7月1日,幸福林帶在建黨百年之際展示運營,人民群眾期盼了近70年的世紀工程夢想成真,重塑了主城生態屏障,重塑了主城區城市功能,重塑了中心城區地位,區域面貌發生了深刻巨變,已經成為新城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重塑產業新優勢
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以6大產業16條產業鏈為主攻方向,實施延鏈補鏈強鏈戰略,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抓傳統產業升級。推進解放路、長樂路、胡家廟三大傳統商圈轉型升級,提升對外貿易、跨境電商交易水平,全年實現出口額5億美元以上。
抓優勢產業聚合。依托西安民間金融小鎮,打造“解放路—新城廣場”板塊金融商務聚集區,金融業增加值完成160億元。
抓特色產業壯大。深度挖掘軍工產業資源,升級幸福林帶軍民融合總部研發園區,狠抓產業鏈創新鏈“兩鏈”融合,打造總部經濟產業集群和軍民融合產業高地。
抓新興產業培育。整合轄區豐富醫療資源,搶占醫養健康產業賽道,做強做優智慧診療、醫藥電商等細分產業,推動大健康產業集聚式發展。
激發城區新活力
統籌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和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實現老城提品質、新區提能級。
傳化智聯西北運營中心項目位于長纓北路以東、興工路以南、萬壽北路以西,總投資7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供應鏈業務運營、供應鏈金融區域運營結算、智慧物流區域調度、研發及孵化等多中心為一體的區域總部。
老城提品質,就是抓住西安作為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契機,精心謀劃西農社區及周邊、東六七路片區、市體育場周邊等6大片區改造提升,制定“留改拆”方案,盤活城區資源、彰顯城區品質、促進城區繁榮。
新區提能級,就是以“EOD+TOD”模式,全速推進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加快騰遷8000畝發展凈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11.2平方公里的核心區改造,打造生態高地、產業高地、宜居高地。今年,重點推進809庫等4個總投資352億元的大項目落地建設,實現當年征收、當年供地、當年開工、當年有形象進度。
再攀民生新高度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讓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做好惠民答卷。今年在全省率先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實現義務教育“名校+”全覆蓋。建成5家街道養老中心、11個社區中醫館、5家嬰幼兒照護點,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
新城區舉全區之力完成火車站北廣場棚戶區拆遷改造,3394戶群眾得到 “四最”安置,道北面貌徹底煥新。
做好平安答卷。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建成區級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核酸檢測實驗室,持續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統籌發展與安全,抓好生產安全、社會穩定、平安建設等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城。
做好生態答卷。落實“雙碳”戰略,建立生態問題交辦閉環整改機制,完善違規企業和監管部門雙罰共處機制,全力守護藍天白云。運維好千畝幸福林帶,打造世界級城市中央公園。
展現奮進新作為
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 九個方面重點工作上來。
在推進機制上,建立“區級領導牽頭包抓、任務推進打榜排名”工作機制,一項重點工作、一位包抓領導、一個專項方案、一份月度清單,全力以赴搶進度、提效率。
在工作落實上,建立安排部署、督查問效閉環工作機制,周研判、月調度、季點評,倒逼工作落實。
在作風保障上,發揚老秦人的“擰勁兒”,以“定性工作爭一流、定量工作爭第一”的追求,以“勤快嚴實精細廉”的作風,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奮力譜寫新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南江遠整理)